《尚书》精要13句:圣王心法忠良直指东谈主心

发布日期:2025-03-19 09:05    点击次数:59

《尚书》精要13句:圣王心法忠良直指东谈主心

这13句《尚书》精要选自魏征、虞世南为唐太宗李世民编撰的《群书治要》。“治要”者,精要提要也;《尚书》者,上书也,是中国上古最早的历史文件,亦然上古贤王治国理政心法传承。

原文中()内的笔墨,是《群书治要》摘抄的孔安国的注,原为小字。

图片

1、民惟国脉,本固邦宁。

【群书治要原文】民惟国脉,本固邦宁。(言东谈主君当固民以安国。)

【无知堂释义】匹夫是国度的根底,根底褂讪,国度智商安宁。讲的是东谈主君应当褂讪民气,智商使国度安稳。

图片

2、德惟善政,政在养民。

【群书治要原文】德惟善政,政在养民。水火金木土谷惟修。(言养民之本,在先修六府。)正德、专揽、厚生惟和。(正德以率下,专揽以阜财,厚生以养民,三者和,所谓善政。)

【无知堂释义】德行体刻下扩充善政,善政体刻下让匹夫太平盖世(养民),让老匹夫太平盖世就要妥善惩处水、火、金、木、土、谷。限定德行,善用资源,厚养东谈主民,三者融归并进。限定德行智商管辖属下,善用资源智商积贮钞票,东谈主民迷漫智商太平盖世。

图片

3、罪疑惟轻,功疑惟重。

【群书治要原文】罪疑惟轻,功疑惟重;(刑疑附轻,赏疑从重,忠厚至也。)与其杀弗辜,宁失不经。好生之德,洽于民气,玆用邦犯于有司。

【无知堂释义】违规事实有疑窦从轻,建功事实有疑窦从重,刑疑从轻,赏疑从重,忠厚到了顶点。与其错杀无辜,宁可失之于服务不力。好升职的久了民气,匹夫才不会冒犯官威。

图片

4、满招损,谦受益

【群书治要原文】满招损,谦受益,时乃天谈。(自诩者东谈主损之,自谦者东谈主益之,是天谈之常。)

【无知堂释义】自诩必遭挫伤,虚心必受益处,这是天地之理。骄矜自诩者必遭东谈主贬损,谦善恭敬者受东谈主推奖,这是天谈常理。

图片

5、用东谈主惟己,自新不惜。

【群书治要原文】用东谈主惟己,自新不惜。(用东谈主之言,若我方出。有过则改,无所抠门。是以能成王业者也。)

【无知堂释义】任用贤东谈主就约略任用我方雷同确信不疑,改正我方的舛错绝不惜惜。聘任他东谈主正确的观念,就约略我方的主意,我方有短处,绝不游移赶紧改正。这才是着实的帝王之姿。

图片

6、能自得师者王,谓东谈主莫已若者一火。

【群书治要原文】予闻曰:“能自得师者王,(求贤而事之。)谓东谈主莫已若者一火。(自多足,东谈主莫之益,己一火之谈。)好问则裕,私用则小。”(问则得之,是以足也。不问专固,是以小也。)

【无知堂释义】能我方找得憨厚者不错称王,宣称莫得东谈主比得上我方的东谈主终究消一火。自认为了不得,别东谈主没宗旨帮他,是自取消一火之谈。勤学多问,收成多多,自行其是,所得必少。

图片

7、有言逆于汝心,必求诸谈

【群书治要原文】有言逆于汝心,必求诸谈;(东谈主以言咈违汝心,必以谈义求其意,勿拒逆之也。)有言逊于汝志,必求诸非谈。(逊,顺也。言顺汝心,必以非谈察之,勿以自臧也。)

【无知堂释义】有些话顶心顶肺,一定覆按它是否相宜谈义,不要松驰拒之门外。有些话顺乎你心,一定要覆按它是否辨认乎谈义,不要答允洋洋。

图片

8、有其善,丧厥善

【群书治要原文】有其善,丧厥善;矜其能,丧厥功。

【无知堂释义】自认为贤德,自身等于失德,自居其功,其业绩就会丧失。

图片

9、同力度德,同德度义

【群书治要原文】同力度德,同德度义。(力钧则有德者胜,德钧则秉义者强。揆度优劣,胜欠负可见。)

【无知堂释义】势均力敌不雅其德行,德行相配则不雅其谈义。力量疏浚,有德者胜,德行疏浚,得谈者胜,不雅其优劣,赢输可判。

图片

10、东谈主无于水鉴,当于民鉴。

【群书治要原文】古东谈主有言曰:“东谈主无于水鉴,当于民鉴。”(古贤圣有言,东谈主无于水鉴,当于民鉴也。视水见己形,视民行事见福祸。)

【无知堂释义】古东谈主有格言说:“不要以水为镜,而要以民为镜。”以水为镜,只可看见我方的神情,不雅察全球的一坐通盘智商料思改日的福祸祸福。

图片

11、无作明智乱旧章

【群书治要原文】慎厥初,惟共终,康济小民。率自中,无作明智乱旧章;汝为攻,当安小民之业,循用大中之谈,无敢为小明智,作异辩,以变乱旧典著作也。

【无知堂释义】不要自作明智乱改原先的典章轨制。

帝王为政须慎终若始,方针是让匹夫太平盖世,一坐通盘不行走偏激,

不要自作明智,标新创新,私行改换先王的法律诠释轨制。

图片

12、无倚法以削

【群书治要原文】无依势作威,无倚法以削。(无乘势位,作威民上,无倚法制,以行刻削之政。)宽而有制,牢固以和。(宽不失制,动不构怨,德教之治也。)

【无知堂释义】不要倚恃权势作威作福,不要打着法律的旗子奉行苛政。

刀刻斧削式法则,苛政猛于虎,即使有法可依,也失之过于严苛,有违天和,绝非善政。后世有言:“那儿有压迫,那儿就有不平。”是以圣王不乘权势作威作福、不照章制行刻削之政,宽不失制,动不构怨,这才是德政。

图片

13、惟天助于一德

【群书治要原文】非天私我有商,惟天助于一德;(非天私商而王之,祐助一德,是以王也。)非商求于下民,惟民归于一德。(非商以力民,民自归于一德。)

【无知堂释义】上天并非偏袒巨贾,而是在佑护地谈的德行,巨贾是以能称王天地,是因为上天对精一德行的护佑。率土归心,不是因为武力驯服,而是民自归于一德。“一”是什么,是精一,是唯一,亦然专一,三心二意,“德二三,动罔不凶。”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统共践诺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践诺,请点击举报。

热点资讯

相关资讯

Powered by 云南醒躲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© 2013-2024